11月是“肺癌關注月”,肺癌診療領域老中青三代權威專家,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原院長、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管忠震教授,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、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教授,廣東省人民醫院肺外科主任醫師、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鍾文昭教授,共話中國肺癌診療的發展與傳承,呼籲大衆重視肺部健康,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。
跨越二十年,每一步都爲患者帶來新的曙光
管忠震:腫瘤內科從無到有,多學科協作共同發展
回憶最初中國腫瘤內科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,管忠震教授掀起了時光的書頁:“原來我是在中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科工作的,腫瘤醫院1964年成立,當時第一任院長謝志光教授,很早就預料到癌症的治療除了手術治療切除、放射治療、藥物治療外,必須要選派一些內科醫生從頭開始逐漸熟悉,把腫瘤內科從無到有逐步建立起來,治療水平、治療力量逐步擴大。”
提及肺癌領域生存率的提高,管忠震教授強調,肺癌是多學科的綜合治療,手術治療、放射治療、化學藥物治療、免疫治療等各種治療手段、多種學科大家共同協作努力,使癌症的治療效果逐步提高。
吳一龍:20年間我國肺癌診療發生了革命性變化
《健康中國行動(2024年)》提出,到2024年和2030年,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.3%和46.6%。吳一龍教授表示這個目標正在逐步實現,而推進這一目標實現的重點,也是我國整個癌症治療革命性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,概括起來是兩個理論,精準醫學和循證醫學促進了癌症治療特別是肺癌治療的結果。
鍾文昭:三個進步助推肺癌患者生存期延長
回顧二十年間肺癌治療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,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也得到提高,鍾文昭教授表示,總體可能歸功於幾個方面:“一箇是早期篩查,更多的肺癌患者可以在早期的階段被發現。第二個是肺癌的分類法發生了很大的進步,通過分期病理、基因分型甚至是免疫微環境的分型給肺癌分類、分型而治。第三個進步是多學科的綜合治療,包括分子病理科、實驗室的緊密聯合,讓患者能夠得到更加合理的治療方案。”
創新引領,助力肺癌從慢病化到“可能治癒”
管忠震:肺癌防治需要多方綜合努力
圍繞肺癌的防治發展,管忠震教授強調,對癌症的防治不僅在醫學方面,還包括環境的保護、人文的關懷各方面綜合共同的努力,才能夠減少癌症的發生率,提高早期發現率和治癒率。
吳一龍:從慢病化到治癒,希望就在前方
提及當年肺癌慢病化目標的提出,吳一龍教授分享了初時的兩大考慮,第一個考慮是要言之有物,精準醫學和循證醫學是讓肺癌變成慢性病的堅實基礎。第二個考慮在於當時大家談肺癌色變,認爲得了癌症就是不治之症,因此很多人拒絕治療,甚至因爲情緒問題導致病情惡化。慢病化概唸的提出,我們希望用事實說話,讓更多肺癌患者建立起對癌症治療的信心,現在有很多患者已經成功活過了3年、5年,甚至活過了10年。
吳一龍教授也提到“慢病化我覺得還不夠”,他舉例如果體檢發現了肺癌,有一公分以下的,微創的手術能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,10年生存率都已經達到了90%以上。近幾年開展的圍術期治療,在術前術後根據循證醫學和精準醫學的理念,基本上改變了過去少數病人生存率非常低的格局。“我們就提了一箇新的口號,朝着治癒肺癌的方向努力,讓廣大老百姓知道,從過去非常恐懼到慢病共存到了2024-09-24,已經可能治癒了。”
鍾文昭:戰勝肺癌,醫患雙方的共同目標
肺癌是一箇遺傳跟環境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現的情況。鍾文昭教授呼籲大衆要注重肺癌預防與早篩,他提到預防肺癌首先是生活方式的注意,包括控煙,減少抽菸。定期的體檢也很重要,以前歐美國家的指南一般認爲肺癌體檢年齡是55歲以上,存在抽菸、職業暴露等情況的高危人羣,但是現在把關口前移,把篩查年齡降到40到45歲,會發現更多早期可治癒階段的肺癌。因此重視年度篩查體檢,同時避免過度的治療是關鍵所在。
針對當前互聯網飛速發展、資訊滿天飛的情況,鍾文昭教授也向肺癌患者及家屬呼籲,患者的資訊來源還是應當以治療指南爲準,避免接受過度治療,對於沒有證據情況下的新的治療方法也要慎重使用。此外還要避免接受一些太另類的治療方法,要堅持在正規醫院接受規範治療。
薪火相傳,醫者的健康中國夢
崢嶸歲月裏,一羣醫生披荊斬棘、爲醫學進步上下求索,讓健康夢長耀東方。肺癌診療的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中國醫者的探索與開拓,展望未來,三位專家不約而同地闡述起他們心中的健康中國夢。
管忠震教授說:“隨着醫學不斷髮展,預防醫學和癌症治療的不斷進步,癌症治癒率肯定會逐步提高,而且能夠有效降低癌症的發生率,提高治癒率,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。通過多學科多方面的共同努力,這個目標一定是可以實現的。”
吳一龍教授表示:“年輕醫生一定要知道,你在歷史長河中有一箇責任,就是承前啓後,既要看到前輩們的優點,也要看到他們的缺點,優點繼承,缺點要補足。按我自己的人生經驗,我覺得可以傳承下去的,最大的就是我們對所有的事物,都應該永遠抱着不滿足的態度。更重要的是請你們要有更大的信心,因爲你們是初升的太陽,你們永遠有光輝。廣大的患者和家屬,請大家記住疾病不可怕,癌症不可怕,我們是能夠戰勝它的。”
“在過去20年,很多前輩一起通過努力,使國內的肺癌治療現狀越來越接近於國外的情況。我們年輕一輩是站在前輩們建立的平臺跟肩膀上,可以成長得很快。我們也希望能形成更好的傳承跟發展,在前輩們建立的平臺上讓更多年輕人有更好的機會,使中國的腫瘤防治事業發展得更好,最終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癒,能有更好的生活質量。”鍾文昭教授說。
相信隨着創新治療方式的發展以及我國肺癌診療水平的持續提升,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成功跨越五年,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和更好的生活質量,走出肺癌陰影,擁抱更美好的時光。
最新评论